Article Sharing

以研究調查作倡議

黃健偉

社聯總研究主任

上星期,我們公布一項關於低收入私樓住戶在租務市場的處境調查研究。結果公布後,媒界頗廣泛報導。結果發布後,我跟同事回顧這段調查的工作過程,反思這種廣泛報導背後的成果與不足。我特別留意到一個問題:我們是否能夠好好利用調查的結果,提出我們的觀察和建議?我們又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我跟同事分享道,回顧過去一些調查,我們的調查資料使用率(量)及效果(質),似乎並不很理想。這固然與媒界的消化能力有關:我們不可能說超過三個我們期望他們會報導的重點訊息。但即使就這幾個訊息而言,我們能否得心應手地利用數據舖陳觀點和建議,其實仍然有改善的空間。

記得我們在設計問卷的時候,有參與的前線同工說,我們的問卷「太斯文」,為何不直接一點,問街坊的意見。他的觀點和關注,正是關於以研究進行倡議工作的效率問題。當時我的回應是,我們希望問更多事實和經驗層面的問題,盡可能省去一些意見的問題,所以看上去就會變得很斯文,沒有激情。他對我們的問卷的觀感完全正確,而且他的關注,其實亦有其重要性,因為這涉及到當我們把一個訊息說出去時,我們可以展示一種甚麼樣的態度呢?這其實是倡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即使以研究調查作倡議,也不能完全不顧及。

不過,對我來說,我正正就是希望營造一種較客觀的姿態,除了希望藉事實去說道理,亦希望事實可為自己提供一個更扎實的立論點,讓我可以說得「激情」一點。能夠有效舖陳事實,其實也可以很有力去表示出一種鞭策的態度,不一定要問一些意見式的問題。關鍵就是如何設計,才能讓我們有效舖陳事實。

以這個調查而言,因為有很多前線同工參與,我們對課題(概念)的掌握沒有大問題,但在操作上的處理,我認為尚可以改善,讓我們有效倡議。研究的結果,我們沒有可能也不應該操控;事實上,我們亦沒有操控的需要。但每一條問題的倡議目的,要完全掌握,並且要在操作上作更仔細的構思、營造(engineering),確保所得的資料,能符合自己需要的確切程度(level of precision)。例如,知道一些街坊「覺得」自己的租金很貴,跟知道街坊居住的地方平均尺價比一般單位貴一倍,是兩種不同的資料,最終我們的建議可能都會說一些如租津、租管等,但在倡議的角度(不單是媒界)而言,後者就似乎更有說服力。亦因為這項資料的質素,我們說出來就可以更有信心、更鏗鏘有力。

當然,這種設計有可能得出一些與我們前線觀察不同的結果,例如街坊居住的地方,平均尺價原來和一般租客差不多或更低,那我們就不會有數據倡議有關措施。不過,若真是這樣,我們也許應問自己:我們的倡議是否為倡議而倡議?如果社會上沒有某些問題,或問題沒有想像中嚴重,是否意味我們自己也應該調較自己的認知和想法,集中處理一些真正存在的問題?

有關這個調查/倡議的經驗,還有其他可以分享的地方。下回再說。

2013年9月30日

FACEBOOK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