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Sharing

他山之石的啟示--歐洲社會工作研究論壇隨筆

黃子瑋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政策研究及倡議主任

三月份在歐洲舉行了第三屆歐洲社會工作研究論壇 (The 3rd European Conference for Social Work Research),來自歐美以至亞洲地區從事與社會工作有關研究的學者及社工,分享他們的研究經驗及成果,以及就研究概念及技術交流彼此看法。筆者有機會參與其中,一窺歐洲社福界推行循證為本實務及業界研究的現況。

作為一個在社福界從事研究的人,在這個論壇感受最深的,是有機會反思社會福利界的研究與其他範疇研究之間的區別。這種區別,不是指研究設計、手法以至研究性質上(科學化及標準化)的區別,而是指業界的研究員,如何在研究工作上保持對社會工作價值的敏感度,及在研究工作與社會工作上取得平衡。

在個別主題演講及工作坊的分享中,不同的研究(從田野觀察或從收集不同研究報告所進行的文本分析)均發現歐洲社會福利界的研究人員,可能會有意無意之間,在研究工作中標籤了或「去權了」研究對象(例如單親媽媽是極需要社會援助的弱勢群體),而忽略了社會工作中對「個人價值」的看法(例如每個人都有內在的能力或資源應付困難)。與此同時,部份社會福利界的研究工作,可能受到社會工作的影響而產生異化,有分享的歐洲講者指出,研究人員應否配合社工倡議工作,正是箇中挑戰之一。

歐洲在這方面的經驗,未知對香港的同工而言,會否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論壇另一個亮點是提出社會福利界歷史檔案的管理及文本分析的重要性。不單機構本身,甚至整個社福界,可以藉「尋根」的工作,重溫及鞏固其價值觀。而在進行整理歷史檔案及回顧歷史的同時,同工亦可利用多元化的文本分析手法(不論是質性的文本分析,或是「後設/綜合分析」 (Meta-analysis)),把相關資料,轉化成推動機構及社福界發展的資產(例如藉著整理一地的婦女充權工作發展歷史回顧及分析,思考當前的社會工作服務發展應如何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回應性別平權的挑戰。)

在講求當下(Here and now)之工作氛圍下,在香港社福界推動歷史檔案整理、分析以及歸納的工作,究竟是一個可夢而不可即的奢想,還是一項應及早推動的基本工作,這是我們業界及撥款機構宜深思的問題。

是次論壇另一觸動筆者之處,是整個論壇讓與會者均有感研究人員之間的交流,甚至是業界之間的跨工作崗位的交流、對話及互相啟發的重要性。事實上,從事研究工作的朋友,可能都會有感研究工作大多數都是孤單或屬自家團隊獨力奮鬥的事情,同工們實在較少機會可以開誠地互相交流及對話。為促進彼此之間的對話,論壇的主辦單位宣佈將會成立「European Social Work Research Association」,作為推動全球研究人員、前線社工及培訓社工的學院師生之間交流的平台網絡。香港的社福界或許是時候推動建立類近的對話網絡或平台,以促進同工交流與業界發展。

2013年7月8日

(因篇幅所限,有關歐洲推動「循證為本實務」,以及進行「隨機對照試驗」及「全方位評估」的經驗與討論,留待下期待續)

FACEBOOK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