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Sharing

讓 R & D 遍地開花

黃健偉

社聯總研究主任

五月的陽光充滿激情,六月的空氣躁動不安,充斥著革命氣味。

  • 六月一日下午,參加了某機構的服務評估研究發布會。那是一個看似平凡的服務計劃,但服務機構和同工透過評估研究發掘它的意義,機構表示希望服務可以在全港不同地區推行。人間互動、互助,遍地開花,讓人看到希望。
  • 六月二日上午,參加了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的研討會,題目是「遠水能救近火?」。有機構的社工組織了居民到場,居民提出了救近火的建議,令人刮目相看(而其他人都說水很遠,而且愈說愈遠)。在消防員到場之前,居民自己嘗試救火,也很重要。如何能讓他們在安全情況下參與救火?
  • 到晚上,新聞節目討論某特殊學校近期被指對學生施以肢體暴力、性暴力等等,節目中家長之間各執一詞,學校又不斷解說種種。實情如何,公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無須多說。有一位家長知悉女兒的一位朋友被性侵犯後說:「快打電話問其他朋友有沒有同樣經歴!」。這是服務使用者的潛在力量。

我不禁問:服務要怎樣發展、改革,才能更充份發揮人的力量、更充份提升人的參與、更有力保障人的基本權利。六月的空氣躁動不安,有藉口讓我們思考一下如何讓服務革命可以遍地開花。

你們或會問:說了半天,這與服務研究有甚麼關係?服務革命或革新,或許應更多倚重服務的研究與發展(R & D)來帶動;以「服務要怎樣發展、改革,才能更充份發揮人的力量、更充份提升人的參與、更有力保障人的基本權利」作為研究命題,為社會發展重新建立不同服務的目標、內容、和提供方法,這與服務研究大有關係。

這個想法,不是我想出來的。兩星期前與某機構的兩位朋友討論,其中一位提到現時業界的狀況,她提議我們那個在籌備中的小組,可以考慮討論一下如何就某一個服務,進行服務研究,提出一種新的服務模式出來。這不禁令我反問自己,我們的服務一定要像現在那樣子的模式提供嗎?

革命,是推翻過去,重建新秩序;這位同工沒有要革命的意思,不過即使作為一種改革的建議,這也有其革命性,你只要想像一下若要付諸實行,過程中將會遇到的各種阻力,你就會明白它的革命性。

業界有朋友發起「社工復興運動」,說出來雖然很有革命的動感,但要「復興」的昨天,很可能是一個浪漫虚構的過去,社工的未來固然難以脫離歴史,但與其停留在歴史的某一點上去想像未來,為何不立足現在,研究和發展服務的未來。

關於這一點,「社工復興運動」的綱領對社會工作/服務的所謂「技術化」趨勢提出不少質疑;過去亦有不少同工認為,「搞」實證為本的社會服務實踐,是技術化了社會工作。作為一個社工和研究人員,我一直都覺得困惑。研究與發展工作,固然有其技術性,但它的創新和革命潛力,亦不能忽視,因為它是立足於現在去構想社會工作和服務的將來之基礎。以研究與發展的思維來推動服務改革,為改革加一點技術性,本身或許就是一種革命:香港服務發展能擺脫政府的權宜設想、官僚的否想、權威人士的忽發其想、意識形態對立下的妄想等,而建立在當下的經驗或/及數據上,肯定是香港社會服務發展的一大突破。

批判和總結歴史,立足於當下,研究服務的現況,發展創新和革命性的服務模式,就算是技術性一點,我認為絕對是大家不應忽視的一環。

廿四年過去,在躁動的六月天,如何讓革命熱情和革命的策略、技術並存,本身可能就是真正能遍地開花的革命。

2013年6月3日

FACEBOOK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