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Sharing

服務研究文字平台

黃健偉

社聯總研究主任

最近有機會與一位大學教授見面,除了談及很多的政策亦提及業界服務研究及知識累積與傳播的問題。他說很希望香港的服務研究可以往國際的期刊投稿。

對於這種想法,很多年前我就有過,覺得我們的研究成果,應多結集往國際期刊投稿。不過,多年來,自己能做到的不多;若非有外力推動,加上利用個人的時間,根本難以達成。不過,在過程中對服務研究的了解和反思多了,開始深入思考,這種相對學術性的活動對業界服務研究能力建設可以有甚麼作用呢?

我想,對這種活動的價值,我是絕對肯定的。因為,一旦你開始寫文,你就要深入認真地反思,並組織有關資料,創造知識和論述。倘若某期刊刊登你的文章,那對你的能力、信心,都會是一種肯定。

不過,明顯地,這種活動在服務實踐的環境中比較奢侈,因為過程需要很多時間和心機,但其影響(特別是對服務的即時影響)卻並不十分顯著。我們都懂得,從服務發展的角度而言,這一種過程有其重要性,因為整理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反思,整理和反思的結果又可以分享、記錄、流傳、討論,對專業肯定有積極意義。

論文發表是學術工作者的核心工作,爭取文章於期刊刊登,更是學者們的工作中一個極重要的動機考慮,故學術工作者看重論文寫作及發表,無可厚非。但對服務人員而言,寫作論文並於期刊發表,肯定不是一個重要的工作目標;現實是發表論文與否,對社會工作員來說可以是無關痛癢的事,勉強外加一項工作,對他們亦未必適合。

然而,正如上述所言,整理、反思、分享,其實有其重要性,關鍵是要研究如何讓這種文字整理、反思、分享變得有實務意義。

現時,業界就服務研究分享的文字平台,有社協的【香港社會工作學報】,青年工作者可以在【青年研究學報】發表。這些平台的質素是可以肯定的,但相信不會有很多同工期望在那裡發表服務研究吧!原因是甚麼,我們可以深入了解。

相反,個別與醫護合作服務的同工,不時會在醫護界的相關文字平台上發表文章。我曾了解過為甚麼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中會寫那些論文。我得到的反應是,這些文章分享了他們服務的效果,而這些分享有很多醫護人員會看到,後者對社會服務的了解,對他們的實務工作有重要意義。可以說,他們的服務研究論文是一種服務倡議的手段,也是建立合作伙伴之間互相的專業認同。

任何一種專業及其承傳,都不能單靠口述、實踐智慧來建立。記述些甚麼、如何整理、如何分享,可以探究,但論述(無論是文字論述還是其他媒介)對專業發展十分重要。如果文字整理、反思、分享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那我們必須為這些活動尋找、建構一些實務上的意義。這幾個月,我遇到一些很有意願分享問題和經驗的實務研究者(Practitioner-Researchers)。我相信,一個服務研究分享平台是大家都有需要的,但這個平台能為大家帶來甚麼驚喜(而不是負擔)須要很小心評估和設計。這方面,要大家一起參與才可以。

2013年4月22日

FACEBOOK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