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Sharing

甚麼才算是研究

黃健偉

社聯總研究主任

你們會說:怎麼還要問這些問題?不是要在這裡開課吧?

我沒有打算在這裡說太多研究理論及方法,但上星期的一次奇遇,令我無法避開這個話題。

話說因為一個研究項目,我和一些同事跟一位有醫學研究經驗的人士會面。會面的目的,主要是向他解釋我們就某一個服務計劃的檢討研究方案。在這個約三十分鐘的會面中,結果我連基本的資料都未有機會提及,他就說我們那種做法,對他來說不是研究。他認為,我們去請那些服務參加者填問卷,他們肯定會說這計劃有效,根本沒有需要花時間去做這些評估。

在會面中,他對甚麼資料都沒興趣,只不斷問一個問題,就是在這個研究過程中,我們給予服務使用者的是甚麼服務/介入內容。他說,如果沒有一項劃一的介入內容,就不能說清楚參與其中的機構將會劃一地做些甚麼,到最後即使有任何改變,都不知道是甚麼導致那些改變。

提出這件事,不是要消氣、發洩。會面確有令人沮喪的地方,但我不會就這樣完全忽視他提出的問題和觀點。

甚麼是研究?明顯地,在某些人的心目中,研究只有一種,就是所謂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而他提出要有劃一的介入方法,其實是要確定在研究中的實驗條件(experimental condition)。對那位朋友來說,連實驗條件都說不出來,或者說出來的不是單一、劃一的條件,那任何研究結果都沒有意義,因為最終我們不能確實地說出是哪一項條件造成某種的轉變。

理論上,他的思路其實沒有錯。我們要成功建立一項服務是否造成某一種果效,真的要說出那一項服務是甚麼。不過,實際上任何一種介入的劃一,其實並不是一種客觀義意上的劃一,更多的可能是一種概念上的劃一,是一種說法(articulation)。例如我們可能會說,某一套叫做「A家庭治療模式」有效,我們是以A來總合內裡細緻的內容,包括輔導、小組、工作員因素等等。在劃一的概念「A家庭治療模式」中,在具體執行到每一個人身上,其實可能有很多的內容並不劃一,現實可能是不能劃一。「A家庭治療模式」只是一個概念,概念既然是一種概要的觀念,它就必然有其限制,故它的劃一性也是有限制的。

亦因為這種限制,在研究的領域裡,不可能只有RCT才算是研究。科學研究的精神,不在於證明一件事的存在、可信,科學是要謙虛地承認限制,故只能說:到目前為止未有證據證明我們一直認為對的,原來是錯。所以說某種方法才算是研究,即使這說法是從實證中建立的,也不算得很科學,因為只要世界仍然運作下去,我們永遠沒有辦法確定我們現在認為是對的,明天是否仍然一樣。科學知識(包括對甚麼是科學研究)的建立,其精神不在於「立」,而是不斷把自己的知識論述公開和透明化,從而建立在「破」的格局中。在我們這個社會裡,「立」愈來愈不能確定,而「破」則十分肯定,如何在「破」的格局中確立較穩定的知識,是我們要花一輩子的努力去謙虛探求的。亦因為這個原因,科學研究最重要是清楚說明你的方法、假設和程序,好讓其他人想方法去「破」。

其實,那天過後,我更實在地感受到現實給我們帶來的挑戰。在會上,那位朋友又說,我們的東西,我們想做可以儘管去做,不過他不會當一回甚麼事。是的,社會上真的有很多不同的人,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角度去看事物,亦有不同的口味,這是現實。改變他人對某些事的想法,不可以靠口講,必須要身體力行去做。我想,若社會上出現更多不同的研究種類,人們就有更多的資訊和事實根據,去決定和發展他們的口味。

2013年8月19日

FACEBOOK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