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社會服務實踐與研究會議

簡介:
社會服務界一向追求卓越服務實踐,本會亦舉辦不少優質服務分享會,期望業界互相激勵學習,提升服務效能之餘,亦推動服務創新。本會今年將再接再勵,續以論壇及工作坊,介紹循證為本實踐的本土智慧及海外經驗之餘,同時為業界同工及機構提供一個定期的交流平台及網絡,並藉此介紹最新的服務研究結果及相關資源,協助機構發展優質服務。研究會議詳情如下:
日期:
2012年10月11日
時間:
早上9時15分至下午5時30分 (早上9時開始登記)
地點:
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5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1樓大禮堂
語文:
英語及粵語
報名費用*:
$200 (社聯機構會員職員)
$250 (非機構會員)
* 特別優惠: 同時參與會議及工作坊的機構
$450 (社聯機構會員職員)
$550 (非機構會員)
報名方法:
查詢:
(電郵) agnes.yang@hkcss.org.hk / karena.tang@hkcss.org.hk
(電話) 28642975 (楊佩賢小姐) / 28642963 (鄧宛芯小姐)
合辦: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及香港大學睿智計劃

主講嘉賓:

Prof. Irwin Esptein

Helen Rehr Professor of Applied Social Work Research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Irwin Epstein 教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修畢社會工作碩士及哲學博士,主修社會學,研究興趣為職業社會學、組織社會學及評估研究方法。曾在英國威爾斯大學擔任高級講師(Fulbright),現時在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任教。此外,Epstein 教授亦有在美國、澳洲、芬蘭、香港、以色列、紐西蘭、新加坡和英國等地的大學以及社會機構提供有關實踐為本研究的工作坊。他的最新著作包括Clinical Data-Mining: Integrat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Clinical Data-Mining in an Allied Health Organization, co-edited with R. Giles and A. Vertigan, University of Sydney Press (2011); and Practice-based Research in Social Work: A Guide for Reluctant Researchers, co-authored with S.J. Dodd, Routledge Press (2012)。

程序:

     
上午

歡迎辭:

方敏生女士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
陳麗雲教授 香港大學睿智計劃總監

主題演講: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the Search for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Why Context Matters?

by Prof Irwin Epstein
(Download powerpoint)
Helen Rehr Professor of Applied Social Work Research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小休
並行會議Ⅰ:服務研究經驗分享 
服務研究經驗分享 Ⅰ 服務研究經驗分享 Ⅱ 服務研究經驗分享 Ⅲ

以新模式和持份者合作 ─
以工作為本的青年就業服務

愛+人「加多 • 和諧」


成立硏倡中心-推動病人自我管理與自助

羅偉業先生
(Download powerpoint)
救世軍
鄒佩芳女士
(Download powerpoint)
香港家庭福利會
熊德鳳女士
(Download powerpoint)
香港復康會

以研究推動倡議及服務發展

建立家庭健康量表之旅

引入工作員參與實務研究的經驗

周峻任先生
(Download powerpoint)
香港小童群益會
李雯珊女士
楊偉強先生

(Download powerpoint)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梁振萍先生
(Download powerpoint)
香港扶幼會

和解之路

研究與服務發展之實踐

服務與實証為本的配合 ─
生命導師結連貧窮兒童服務

林可欣女士
程健祖先生

(Download powerpoint)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圓融綜合服務中心
彭淑儀女士
(Download powerpoint)
明愛天水圍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廖惠英女士
(Download powerpoint)
救世軍
  午餐
下午 並行會議Ⅱ:新發現、新實踐:締造社會改變的啓示
新發現、新實踐:
締造社會改變的啓示 Ⅰ
新發現、新實踐:
締造社會改變的啓示 Ⅱ
新發現、新實踐:
締造社會改變的啓示 Ⅲ

消除冒風險青年對精神科藥物
誤解的有效方法



防止虐兒‧由零開始:伴侶間暴力與虐兒的關係

有關人瑞對老齡生活的啟示研究

倪錫欽教授
(Download powerpoint)
香港中文大學
陳高凌博士
(Download powerpoint)
香港大學
張筱蘭博士
(Download powerpoint)
香港大學
郭乃揚先生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小休
全體討論會:實事求是:社會工作知識創造與應用

1. 實踐為本研究與循證為本實踐

特別嘉賓
(Download powerpoint)

2. 實踐優質服務的資源及支援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支援:
  • 鄭麗玲女士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服務發展業務總監)
  • 黃子瑋先生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研究主任)
  • 鄧宛芯小姐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項目主任)
(Download powerpoint)

學術界支援:
  • 陳麗雲教授 (香港大學睿智計劃總監)
(Download powerpoint)
總結

講者:


Prof Irwin Epstein

Helen Rehr Professor of Applied Social Work Research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Topic: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the Search for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Why Context Matters?

Proponents of Evidence-based Practice place emphasis on seeking the most “robust” findings concerning intervention effectiveness in order to arrive at “best practices”. Their central strategy involves employing randomized controlled experiments and meta-analyses to maximize “effect size”. In so doing however, “contextual effects” —i.e., differences in client characteristics, worker implementation and program structures—are systematically negated. This presentation reviews findings derived from quasi-experimental, practitioner-initiated Clinical Data-Mining studies suggesting that the search for “best practices” must also take contextual factors into account. Practitioners choosing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 should know this. Likewise, practitioners can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f only they are asked.

羅偉業先生

救世軍教育及就業服務高級主任

講題: 以新模式和持份者合作 ─ 以工作為本的青年就業服務

救世軍就業服務除「展翅青見計劃」、「走出我天地」等現行受資助服務外,本會近年亦嘗試以現有資源開拓新的服務,最新的嘗試包括安排待業青年在真實工作世界裡得到師傅及同事的直接啟導。計劃成效雖有待檢定,但在如何調節同工們的介入手法、如何評估青年人的就業力、如何與研究團隊及提供職位的公司不同階層人士的合作經驗方面,則會在此報告中分享。


周峻任先生

香港小童群益會項目主任

講題: 以研究推動倡議及服務發展

香港小童群益會性向無限計劃是香港首個服務同志青少年及家人的計劃。計劃一直應用社會研究,以推動服務發展,以及政策倡議工作。在這次的分享中,講者將分享他們的經驗,如何以研究推動公眾關注,推動政策改變,了解服務群體需要,以及推動服務發展及專業發展。

林可欣女士及程健祖先生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圓融綜合服務中心

講題 :和解之路

本會自1999年始以「恢復性公義」概念運用於接受警司警誡計劃的青少年,為需要的個案進行「受害者與犯事者和解會議」。就「受害者與犯事者和解會議的服務進行成效研究,運用整合式多元測定法,了解受害者與犯事者的關係,和解會議過程的評價,及和解會議的意義。


鄒佩芳女士

香港家庭福利會高級社工

講題: 愛+人「加多 • 和諧」

香港家庭福利會聯同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於2008年-2002年推行「愛+人:『加多•和諧』」計劃,旨在建立一套具持久成效、實踐性高的親子教育方法。計劃對象為10-13歲青春期前期的家長,透過兩個內容和形式徊然不同的小組,嘗試減少親子衝突、提升親子關係,並達致提升家庭的快樂和和諧。計劃從小組開始前至小組完結後12個月對參加者進行了5次量性調查,發現小組能有效提升家長與孩子關係的滿意度、家長的自尊感和快樂度(4-項目量度),這些正向改變更延續至小組完結後12個月。


李雯珊女士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社工主管


楊偉強先生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研究主任

講題: 建立家庭健康量表之旅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近年致力提升家庭健康,以預防性及發展性角度發展家庭服務;同時,以國際家庭優勢模式為基礎,推展正向家庭工作,以實証研究配合服務發展。女青年會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在同工及學者顧問的努力、齊心、熱誠及堅持下,成功建立具本土化的家庭健康量表。


彭淑儀女士

明愛天水圍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社工

講題: 研究與服務發展之實踐

藉着介紹三項由明愛家庭服務所推行的具實踐研究元素之服務計劃,分別為 (i)小學生家長情緒管理小組、(ii)內省智能對青少年抵消傳媒影響、 和 (iii) 為性罪犯重建性健康,本報告欲分享本會在執行實踐研究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法,與此同時,報告亦會就計劃在實踐時,研究如何幫助社會服務的發展上加以闡述。


廖惠英女士

救世軍油尖旺綜合服務高級主任

講題: 服務與實証為本的配合 ─ 生命導師結連貧窮兒童服務

扶貧工作是救世軍其中一條服務主線。我們相信,透過建立兒童的非金融資產能有效提升其能力感、社區感和希望感,長遠能減低跨代貧窮對他們的影響。本計劃嘗試引入生活英語及生命導師兩個元素,配合研究團隊緊密的評估,使我們能對數據收集和服務作即時管理和修正,此舉對服務的監察及同工的正面鼓勵,至為重要。

梁振萍先生

香港扶幼會副總幹事研究及發展小組主管

講題: 引入工作員參與實務研究的經驗

香港扶幼會為有行為及情緒問題困難的男童提供院護照顧及特殊教育服務有六十年了。我們曾於2003年開始有系統地調查學生的需要,發現超過五成受助於我們服務的小學生有讀寫障礙。這調查結果引發了本會為讀寫障礙初小學生開發如「走出文字的胡同」及「喜閱讀意」等中文教材。

近年,本會又嘗試發展兒童院護照顧服務,但能找到以「院護照顧」實務為基礎的證據不多,因此,我們就以“個案管理”的方法,開始自己的實務研究。在這項研究中,我們採取質性的研究方法,與同工一起檢视他們在個案工作中的介入及其成效,描繪出有效介入措施的重要因素。是次分享將介紹這項研究的策略和步驟以及發展該項服務的障礙和未來走向。


熊德鳳女士

港復康會研究及倡議中心經理

講題: 成立硏倡中心 - 推動病人自我管理與自助

經過多年實踐循證為本而奠定的良好基础,香港復康會於2012年4月1日成立嶄新的單位 - 研究及倡議中心 (簡稱研倡中心),致力推行高質素的研究,並倡議服務使用者的需要,促進長期病患者、殘疾人士及長者共融社會。

「自我管理支援」是本會其中一個在長期病患者服務範疇中主要的介入模式。這次演說中,我們將會分享研倡中心在2012年4月至6月所進行的「香港腦癇症患者之自我管理行為」研究項目。演說內容包括此次研究中應用的量度工具,如腦癇症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與各持份者的合作及具體將研究結果向公眾發佈和倡議的歷程。


倪錫欽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郭乃揚先生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成長及社會復康核心業務總監

講題: 消除冒風險青年對精神科藥物誤解的有效方法

向社工提供認知行為綜合治療法(CBIT)的培訓,以促進他們在治療濫用藥物青少年的成效,是需要通過實證研究來檢定的。是次研究以隨機方法分配社會工作者到培訓組與對照組,以評估培訓的作用,特別是在年輕人接受到的治療,對毒品的誤解,和沒有吸食毒品的天數等方面。本研究中誤解是一些通過與高危青年和他們的社工進行個人訪談,然後被鑑定出來的功能失調性思考。在研究中,222和169位青少年分別參加了我們的基準調查和後續調查。結果顯示從培訓到治療這個過程中的級聯效應,即青少年減少了對毒品的誤解,和增加了他們沒有吸食毒品的天數。我們並討論研究結果在向濫用藥物青少年提供服務時的含義。


陳高凌博士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

講題: 防止虐兒‧由零歲開始:伴侶間暴力與虐兒的關係

The presentation will make use of a recently published study “Violence against pregnant women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child abuse: A longitudinal study” to inform the prevention of child abuse.

The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 against pregnant women on subsequent perpetration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CAN) by parents; and to test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recent IPV on the link between IPV during pregnancy and subsequent CAN. This study was a longitudinal follow-up of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n pregnancy IPV conducted in antenatal clinics in 7 public hospitals in Hong Kong in 2005. Of all participants in the 2005 study, we recruited 487 women (with 184 having reported pregnancy IPV in the 2005 study) with newborn babies for a follow-up telephone interview in 2008.

Results showed that IPV experienced by participants during pregnancy wa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odds of both lifetime (aOR = 1.74) and preceding-year child physical maltreatment (aOR = 1.78). Results of the regression analyses also provided supportive evidence for the mediation effect of recent IPV victimiza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PV during pregnancy and recent CAN against children.

IPV against women during pregnancy predicted subsequent CAN on newborns in Chinese populations. This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screening pregnant women for IPV in order to prevent CAN at an early stage. Clinical screening for violence should be provided during prenatal and postnatal care in order to prevent later child maltreatment. The Chinese Abuse Assessment Screen will be introduced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violence screening. Home visitations are suggested to break the cycle of violence within a nuclear family.


張筱蘭博士

香港大學

講題: 有關人瑞對老齡生活啟示研究

The 20th International Day of Older Persons acknowledges older persons as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segment of society. The number of citizens 60 or older will rise to more than 2 billion by 2050, and the fastest-growing age group is the oldest-old. More importantly, the number of people worldwide who live beyond the age of 100 wi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 by about 18 times, from 180,000 centenarians in 2000 to 3.2 million by 2050. In Hong Kong, there was a 5.5-fol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entenarians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while they are mostly considered to be an under-represented minority. This study aimed to characterize the health profile of the Hong Kong community-dwelling nonagenarians and centenarians and to identify their health care service needs. A total of 153 cognitively intact participants have been face-to-face interviewed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2011. A quota sampling method for recruiting samples was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population aged 85+ by 18 Geographical Constituency Area. Data collected included information on family structure, general functioning,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physical health, and cognitive function. Relevant demographic,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ata were also collected.